
© Vitalii Matokha/Shutterstock
「真正的生活在別處」,遠方永遠是詩的寓所。當有事情想不通的時候,不妨出去走走。短暫地逃離城市生活,在山水中感受生命的純粹。 和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徒步 有更浪漫的想像,徒步讓我們 與自然更好地融合。今天,LP整理了5條 徒步旅行線路,一起用雙腳丈量世界吧! # 岡仁波齊 #

岡仁波齊是岡底斯山脈的 第二高峰,但它的宗教意義遠勝於其地理概念,它是本教、藏傳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共同的 世界中心和神的居所。千百年來,環繞神山的52公里轉經道上,虔誠的信徒絡繹不絕,尤其在夏天,不同信仰、不同服飾的人們成為沿途鮮活的風景。 
© Image by Alexander Mandl/500px 岡仁波齊的諸多傳說中,最著名的便是藏傳佛教噶舉派大師米拉日巴與本教大師那若本瓊鬥法並戰勝對方的故事。馬年正是米拉日巴一戰成名的紀念年,信眾們認為馬年 轉山最吉利,紀錄片 《岡仁波齊》就跟蹤拍攝了一個馬年轉山的家庭。本教是藏傳佛教傳入雪域之前的本土宗教,當你在岡仁波齊徒步時,迎面而來的轉山者十之八九就是本教信徒。與藏傳佛教中順時針轉經正相反,本教的傳統是逆時針。 
© Image by Yongyut Kumsri/Shutterstock 塔爾欽是岡仁波齊轉山活動的大本營,站在村裡北望便見神山,它看起來並不高聳入雲,倒顯敦厚。6656米的高度在西藏雪山群峰中確難言高,何況塔爾欽本身的海拔基數就有4700米。岡仁波齊與以高度傲視地平線的珠穆朗瑪峰不一樣,賦予它神性地位的是宗教意義。也正因此,在人類征服珠峰近70年後的今天,岡仁波齊仍是一座 處女峰,非不能,是不為。神山面前眾生平等,轉山成了信徒朝聖、徒步者「征服」它的共同路徑。 
TIPS
到達:可以從普蘭坐車前往塔爾欽,12:00發車,車程2小時;獅泉河發往拉薩的班車也經過塔爾欽。
起點海拔:4700米;最高海拔:5630米
何時去:5月至10月初
穿什麼:底層衣要選透氣、排汗性好的速幹T恤;保暖層可選薄款羽絨服或抓絨衣、抓絨褲(可在晚上睡覺時穿);外層衣以擋風為主,衝鋒衣、衝鋒褲或軟殼褲都合適。
帶什麼:水壺、頭燈、登山杖、睡袋、防曬霜、潤唇膏必不可少。最好自帶些補充能量的食物。常規藥物只需帶上感冒藥、止瀉藥和胃藥即可。最可能的病症就是高原反應,出發前帶上幾片阿司匹林,預防可能發生的頭痛。

虎跳峽名聲在外, 上虎跳、 中虎跳和 下虎跳這「 三跳」便是指峽谷內公路沿途三處可以下至江邊的地方。串起「三跳」的狹窄公路,蜿蜒在哈巴雪山山腳,因位於214國道東側而被稱為東環線,出山谷後還將經過哈巴雪山徒步起點的 哈巴村以及鈣化池風光的 白水台,最後通往 香格里拉。 
如果你「檔期」緊張,只有 兩天一夜的時間,那麼上面這條線路可能不太適合,不妨嘗試走連接虎跳峽遊客中心和中虎跳的山路。這條位於哈巴雪山山腰的小道與下方的公路大體平行,被稱為「 高路」。

©Image by martinho Smart/Shutterstock 路徑很簡單,只有「橋頭鎮—中虎跳」一條線,可正走也能反穿。沿途都有路標,往來村民也多,想迷路都不容易。整條線路海拔最高不超過2700米,不用擔心高原反應;每隔三五公里就有村落,均設客棧,完全可以背個10升以內的小背包輕鬆出發——想要一場 輕鬆愉快的徒步,這大概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風光只能用「上帝視角」來形容。激流水花潑面的上虎跳印象,此時轉換為空拍般一覽無遺的俯瞰遠景。光影在對岸的山體上飄移,山腰間的鄉村 公路九彎十八拐。路上, 山羊矯健地在陡峭山岩間蹦躍。耳畔,是 江水咆哮在穀間回蕩的長嘯聲。

© Image by Tess Humphrys/Lonely Planet TIPS
到達:抵達麗江後,轉乘前往橋頭(即虎跳峽鎮)或香格里拉的班車,車程約2.5小時,在橋頭下車,跨橋步行約100米就是虎跳峽遊客中心(門票:65元)。麗江直達上虎跳的班車會經過售票處。高路徒步無需跟團就能進入。
何時去:6月至9月為雨季,最好避開。5月、10月和11月的氣候穩定,而且也不會太冷,是最佳徒步時間。
穿什麼:夏季涼爽,冬季寒冷。根據季節,夏季準備T恤衫、風衣、遮陽帽和輕薄保暖層外套,冬季準備保暖內衣、毛衣、衝鋒衣及保暖帽等。
帶什麼:一雙徒步鞋,一對登山杖,防曬霜和常用藥片。無需特別準備緩解高原反應的藥物。

爬過一座小山頭,便是青山環抱下的 浪茄灣,與它的每一次見面,都令人心滿意足,碧綠的海水隨深度增加逐漸變為深藍,但沙灘上的樹林裡有不少樹木折斷歪倒。 
浪茄灣全景圖©Martin Ng,CC BY-SA 2.0,http://dwz.date/efvP 在 西灣山上翻轉幾乎一路都有山海風光陪伴。總算費盡心力站在了山頂,環視深藍海景,遠處一座座綠島散落在海上,雲霧繚繞。 
© Image by Whitworth Images/Getty Images 大帽山(海拔957米)是香港的最高峰,因為山上常起大霧,也被稱作 大霧山,寒冷的冬日會吸引大批香港市民來此「 賞霜」——這也是熱帶居民的樂趣之一。 Sunrise at Tai Mo Shan ©Dicky Lau,CC BY 2.0,http://dwz.date/eftR TIPS
到達:從深圳出發,經羅湖口岸入境香港,乘東鐵線在九龍塘站下車,再換乘觀塘線至彩虹站,之後在彩虹巴士站乘坐92路巴士到西貢巴士總站,再轉94路巴士至上窯站下車,週末和公眾假期在彩虹巴士站可以坐96R專線小巴到上窯站。從其他內地城市乘高鐵出發,自西九龍站入境香港後,步行至西鐵柯士甸站,大多小巴都到紅磡站,在紅磡站可以乘坐東鐵線至九龍塘站,再換乘觀塘線至彩虹站。
何時去:11月至次年4月,天氣相對涼爽。
穿什麼:除了11月至次年4月天氣涼爽外,其他時節氣候炎熱。速幹T恤、皮膚風衣外套、速幹褲、遮陽帽和多雙襪子都是剛需用品。
帶什麼:頭燈、戶外過濾淨水器、運動飲料沖劑很有必要。對於100公里的長線穿越來說,帶上戶外過濾淨水器能讓你少背非常多的瓶裝水。
-同類徒步推薦 之 鳳凰徑-

© Image by Tuomas Lehtinen/Shutterstock
鳳凰徑是繞香港最大島嶼大嶼山的一條環形線路,共分12段。線路的起終點是 梅窩碼頭,乘坐小巴和輪渡都能方便到達。鳳凰徑屬於 難度較大的徒步路線,尤其是前6段上下坡幅度很大,十分消耗體力,適合徒步經驗豐富的旅行者。如果你想走鳳凰徑,務必留意每段路的下撤點。
Hong Kong - Mui Wo Ferry Pier©Tiny House Brewing & Farmstead,CC BY-NC-ND 2.0,http://dwz.date/efwA 鳳凰徑只有第1段因沿車道行走,風景乏善可稱,其他路段都有不錯的風光,其中第3段不僅可以登上香港第二高峰 鳳凰山俯瞰外大嶼山南面海域,還能兼游全世界第二高的戶外青銅坐佛像—— 昂坪大佛。

Big Buddha on Lantau Island (Hong Kong)©bianca polak,CC BY-NC 2.0,http://dwz.date/efwk
# 溫泉之路 #

提問:「怎樣才能邁出冰島的森林?」回答:「站起來就行。」這是冰島導遊最愛和遊客講的一個笑話。 
©Image by Pyty/Shutterstock 體驗冰島最經典的徒步路線「 溫泉之路」(Laugavegurinn),在持續數日的步行中,感受一系列恍如月表的自然景觀。既然名為「溫泉之路」,沿途的溫泉自然少不了,尤其在起點 蘭德曼納勞卡(Landmannalaugar)。 
©Image by Pyty/Shutterstock 溫泉之路全程的海拔變化很小,從哪個方向開始似乎都差不多,但我們這回決定從北往南走,並非不假思索,而是別有用心:當你朝著 天鵝湖(Álftavatn)的方向前行,看著風景豁然開朗,遠方雄偉的 丁 格法加拉冰川(Tingfjallajökull)出現在眼前時,便能感受到溫泉之路呈現的第一幕大戲。 
©Image by attilio pregnolato/Shutterstock 穿越 埃姆斯特魯(Emstrur)是溫泉之路的「第二幕」,那一帶曾經歷過劇烈的地質活動,變化由裡及表,在大地上留下了一條條紅色、褐色、熒藍色的「彩帶」。小道蜿蜒下探至一條山谷,兩側佈滿了冰川融水,隨後溫泉之路的終章便會展現在你眼前。

©Image by Stefan Auth/Getty Images TIPS
何時去:7月至9月中旬
住哪裡:Midgard(www.midgard.is)客房舒適,自帶餐廳宣導健康飲食理念,配備有充足的導遊。參加那裡組織的徒步遊,徒步者可以選擇露營,也可以選擇在沿途簡樸的小屋中過夜。
穿什麼:羊毛織物是更好的選擇。沿途氣候多變,薄厚衣物都要準備。
帶什麼:想要泡溫泉,應該帶一件泳衣;並帶上塑膠袋,把幹濕衣物分開;再帶上一個GPS導航。

「 多洛米蒂」(Dolomites)在義大利語的意思就是白雲岩。在拉丁人的家園裡,陡峭的岩石尖頂,似乎懸浮在雲層之上,搖搖欲墜的農莊可怕地擠在尖峰下麵的牧場上。千年以來,這些山峰便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城牆,保護了山谷居民免受入侵者的侵害,保護了古老的習俗,最重要的是保留了口耳相傳的神話。 
©Image by Scorpp/Shutterstock 多洛米蒂有 上千條徒步路線,你可以選擇18天的長線徒步,也可以選擇各種1日徒步,無論有多少時間,都能實現在白雲岩間徒步的願望。最重要的事情是選擇你的根據地—實際上,多洛米蒂城鎮眾多,山巒縱橫,選擇任何一個小鎮和山谷都可以有很妙的體驗。 從山間行走的時候,不經意就能看到很多鐵索,它們其實有著百年的歷史,多洛米蒂當時是義大利和奧匈帝國的邊界,在「一戰」初期,兩國是盟國,當地居民在山間建起了無數鐵索道,使得民兵僅靠兩個登山扣和一根纜繩,就能攀附在鐵索道上,在多洛米蒂的懸崖間來去自如。山中的鐵索道不再有戰爭和情報用途,正是有了它們的存在,多洛米蒂現在是 世界最熱門的攀岩和徒步勝地之一。 
多洛米蒂的徒步是愉悅和豐盛的,你總是能欣喜地在林中發現一個又一個有酒又有肉的溫馨 山間小屋。事實上,它們大部分並不是為旅遊業憑空而造,很多是改造自當地放牧的農居。 
©Matt Munro/Lonely Planet 在多洛米蒂,景色的世界當然隨著海拔而層層波蕩,在一千米的地方,清晨的陽光和草地、森林、奶牛以及雪山,那當然是童話。可是當你走得更高,從草甸走到荒蕪的懸崖時,那就變成了一種殘酷的神話世界。 
©Image by gehringj/Getty Images TIPS
到達:如果你想去看最標誌性的三峰山(Tre Cime),那麼最佳大本營將是小鎮科爾蒂納丹佩佐(Cortina d'Ampezzo),在夏天旺季,每天有三班長途汽車從威尼斯機場直達科爾蒂納丹佩佐,耗時2.5小時;每天有一班長途汽車從米蘭抵達科爾蒂納丹佩佐,耗時6小時。如果從米蘭出發,那麼你更好的選擇是先去博爾紮諾(Bolzano),這裡有火車,然後轉車到各個山谷小鎮,譬如Ortisei,那裡也有萬千燦爛風景的徒步路線。
何時去:多洛米蒂的徒步期是6月下旬到9月中旬,春秋季節山間小屋會關閉。如果有可能,避開大旺季8月。
帶什麼:永遠帶上一件防風雨的外套,即使是夏天,多洛米蒂高山也有下雪的可能。